首页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字体:16+-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命题。纵览马克思主义史可以看出,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实际,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性”。追根溯源,马克思主义就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

社会发展的确有其内在规律,不以任何个人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历史上的每一代封建君主都被教导如何进行统治,被反复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甚至专门编撰了《资治通鉴》之类的书供他们阅读,以希图封建王朝万世一系。可是历史上照样发生农民起义,照样发生改朝换代,照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还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之所以发生这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语)这就是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历史规律。

如果说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那么,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则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济学依据。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共产主义”,也不是仅仅基于唯物史观的逻辑推导,而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本性之中,直接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马克思语),而资本形成和增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不断生产和实现的过程。正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使资本陷入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之中。以1825年的经济危机为开端,而后反复出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滞胀危机、结构危机,90年代的金融危机……这一系列危机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在不断积累和加深,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马克思语),表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是资产阶级无法突破也不愿突破的“大限”,因而资本主义也不可能万世一系,或迟或早、或这样或那样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同样是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