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字体:16+-

与西方“马克思学”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否定马克思主义,不是抱着纯学术兴趣来研究马克思主义,而是抱着“实践的旨趣”和“解放的旨趣”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从卢卡奇和柯尔施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功能,是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卢卡奇、柯尔施那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意味着重新回到马克思本人的“主体性原则”和“总体性辩证法”,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对于萨特、哈贝马斯来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有一些“空白”和错误,有待“补充”和“修正”。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把高扬主体性原则,作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面旗帜,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主义性质,强调自我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卢卡奇深信,“任何社会力量实质上就是精神力量”,并把主体性原则塑造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原则,并断言:“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科学的决定性差别,不是经济动机在解释历史中占首位的原则,而是总体的观点”。

同卢卡奇一样,柯尔施依据黑格尔的辩证法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并力图用历史辩证法来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在柯尔施看来,按内容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新观点的产物;按形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唯心主义哲学中得出来的,即从黑格尔的辩证法那里接受过来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主义是同一个东西,二者的区别不是理论自身的性质,而是它们代表了不同的革命运动,即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黑格尔主义代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历史唯物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对现有事物的纯粹认识,而是始终关注人的主观的和批判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是“包括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革命理论”,并用总体性观点克服了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自然界与人的二元论,建立了以主体为统率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诉诸主观因素的历史辩证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