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哲学家的当代良心和使命

字体:16+-

《光明日报》记者祝晓风:现在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认为,当今中国的哲学越来越趋于“冷寂”以至衰落,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冷寂”、衰落将呈加速态。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杨耕: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这种观点看到了某种合理的事实,但又把这种事实溶解于不合理的理解之中。当然,和改革开放之前“全民学哲学”的“盛况”相比,目前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确显得较为冷清,许多人对哲学持一种冷漠、疏远的态度。但是,只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那时的哲学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其中,不乏对哲学肤浅甚至庸俗的理解以及急功近利的运用,而目前所谓的哲学“冷寂”实际上是人们对哲学本身的深刻反思,是一种学术回归。具体地说,哲学界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反思,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以及对哲学的重新定位完成了这种学术回归。

在我看来,正是这“批判反思”以及“重新定位”,促使当代中国哲学越来越走向成熟,其主要标志就是: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版”正在形成。在当代,“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并存,任何民族哲学的发展都必须同时考虑时代性、世界性和民族性,并使二者融洽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中国传统哲学属于人类“早熟”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富有东方神韵的深沉的哲学智慧,能够代表中国哲学未来发展方向的,就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市场经济与哲学的关系并非如同冰炭。没有市场经济也就没有近代的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也就没有现代的存在主义哲学、结构主义哲学,当然,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看来,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而且是人的存在方式,标志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是从人的依赖性向人的自由个性过渡的时代。而当代中国的经济市场化又是同社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交织在一起,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的,可谓史无前例,特殊、复杂而又波澜壮阔,必然引发一系列深刻而重大的哲学问题,必然为人们的哲学思考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我以为,目前市场经济对哲学的冲击是对以往哲学虚假繁荣的矫枉过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广度和深度进展,中国哲学必将加速走向真正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