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马克思:从“天上”回到“人间”

字体:16+-

《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圣华: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国学者麦克莱伦撰写的《马克思传(插图本)》,该书曾经纳入国内学术界很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据我所知,这套书最早是您策划的,能否请您谈谈当时策划这套书的初衷?

杨耕:《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的最早策划人的确是我,当时我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在我调离中国人民大学之前,这套译丛只出版了一本,那就是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尔后,经过李艳辉、俞可平、郑一明等同志的不断努力,这套丛书得到不断充实,真正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的最初策划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我应该感谢李艳辉等同志。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当时策划《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的原因,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学”。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中叶,离现在已经一个半世纪了,但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创立时间的久远来判断一个思想体系是否过时,是否是真理。时间近的,未必都是真理:时间远的,未必都是谬误。阿基米德定律创立时间尽管很久远了,但它仍然是真理。当今的造船业,无论多么发达,都不能违背阿基米德定律。如果违背了阿基米德定律,这个船造得再现代,也是要下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因而又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的时代。同时,正如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所说的,“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这样一种语言:数百万人用它来表达他们对一个更公正的社会的希望。”所以我说,马克思主义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