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光明日报》记者梁枢)语: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的“重读”,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再认识提供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舞台。参加本次访谈的五位学者,既是这场“重读”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见这次“重读”的证人。近年来,他们都有新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著述问世,如孙正聿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杨耕的《为马克思辩护》、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衣俊卿的《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等。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它们在学界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似可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伴随着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对马克思哲学长达二十年的“重读”也在逐渐走入成熟期。为这次访谈所设计的三个论题,虽不可能完整地展示五位学者在“重读”过程中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但应该能够显示他们在一些焦点问题上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深度。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还是物
杨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马克思所面对的是一个由资本关系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状态全面异化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迫切任务就是揭露这种异化及其根源。然而,传统哲学包括近代唯物主义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这是因为,传统哲学中的存在是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抽象存在、“抽象物质”,从这样的抽象本体出发,人们无法认识和把握现实。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一开始就对传统哲学包括近代唯物主义持一种批判态度,并把哲学关注的中心从超验世界转向“感性世界”,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形式给予深刻批判,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给予深切关注。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消除人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形式,“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马克思的哲学就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实现了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在我看来,这是全部哲学史上对人的生存和价值最激动人心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