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

字体:16+-

《中国图书商报》记者李际平:杨教授,您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知名的出版人,综合哲学与出版的角度看,您认为高校出版社特点何在?

杨耕:谢谢。从国际上看,高校出版社类型大体可分两种:一是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代表,既重视学术出版,又重视商业利益;二是以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为代表,偏重出版的学术性,不太关注商业利益。国内高校出版社和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走的路子相似,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既追求社会效益,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又追求经济效益,为本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正因为如此,有效运营高校出版社关键要处理好五对矛盾或五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传承文化与创造利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塑造市场主体与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关系;四是处理好熟悉学术出版与善于资本运作的关系;五是处理好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行政部门、学校主办、主管的关系。

如何把握好上述五重关系之间的张力是有效运营高校出版社的最大的难题。为此,我有一种放心不下的牵挂,一种如履薄冰的忐忑,一种日求精进的警醒。

李际平:杨教授的见解果然与众不同。当前,包括大学出版社在内的国家出版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引人瞩目。您是如何看待这次出版体制改革的?

杨耕:我一直密切关注、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国家出版体制改革,因为这次改革符合出版发展规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且它的确空前激发了出版业的生产能力,从而为行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解决的问题。例如,出版社已经基本上转成企业,但转企后所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还远未形成,一些出版社或集团生存和发展主要还依靠行政机关的“保护”“扶持”;出版集团化完全必要,但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忽视了市场力量,也正因如此,在出版集团化同时出现了市场垄断化趋向;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是必要的,但一些出版集团在多元化经营的同时又出现了副业超过主业的趋向,如此下去,“出版集团”就会名存实亡。所以,北师大出版集团在确定发展定位时提出,突出出版主业,“适时、适度进行多元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