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研究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字体:16+-

1.唯物史观的确立

任何一种理论,要想成为科学的理论而非歪理邪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二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研究对象;三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就在于他们发现了唯物史观,确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分析研究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各自完成了世界观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历史观的革新和经济学上的革命性突破,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一个学识渊博的律师之家。他17岁就立志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之中,开始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性转变。1844年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重要文章,提出了把人类从一切社会压迫和政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思想,并阐述了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关系,认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的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恩格斯1820年出生在德国莱茵省一个纺织厂厂主之家,中学尚未读完就到其父所在工厂工作,1842年又到英国经商。在英国经商期间,他深入工人住宅,参加工人集会,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1844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述。恩格斯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论证了废除私有制的必要性;通过对英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得出了无产阶级才是代表未来的阶级的结论。这样,恩格斯就在英国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性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国度完成了“两个转变”,共同的观点和主张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1844年8月,恩格斯返回德国途中,在巴黎拜会了马克思,两人志同道合,对所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看法几乎完全一致,从此结成了终身的友谊,共同完成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