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基础
长期以来, 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部城市群具有天然的地缘关系, 彼此之间水相系、 山相连、 人相亲, 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 随着历史的发展, 辽中部城市群的经济社会联系逐步加强, 为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空间障碍小
辽宁省是国家从“一五”时期便开始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我国工业化的先锋和摇篮。在工业化的带动下,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典型区。以沈阳为中心的100 km半径内,汇集了人口超过百万的3座特大城市(沈阳、鞍山、抚顺),人口在50×104以上的4座大城市(本溪、营口、辽阳、阜新),20×104以上的1座中等城市(铁岭),7座县级市,16个县,475个小城镇。城市分布合理,大中小城市层次分明,是国内少有的城市密集地区(图12-4)。另外,沈阳经济区是典型的块状集聚体,各城市围绕沈阳集中分布,形成紧密的圈层结构,根据空间临近效应,比较容易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有利于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统一体,整合空间障碍较小。
图12-4 沈阳经济区城镇体系图
同时,沈阳经济区现代化交通网络密集,进一步缩小了空间障碍。目前,沈阳与7个城市之间,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为一体的交通走廊,已然粗绘出一幅阡陌纵横的交通画卷,未来将规划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高速公路:沈阳经济区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一环五射”的现代化区域公路网格局。中心城市沈阳与各城市之间全部以高速公路连接,包括沈大、沈山、沈抚、沈丹、沈哈等高速公路。“一环”指环沈阳经济区高速公路,长达400 km,它由本溪—辽阳—辽中、辽中—新民—铁岭、铁岭—抚顺—本溪三部分组成,与沈铁、沈通、沈抚、沈丹、沈大5条放射状高速公路互通互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