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本体论立场的转变过程中,费尔巴哈所产生的——一度是决定性的——影响,是非常确凿和清晰可见的。费尔巴哈由感性对象性原理而达成的关于“现实的人”的本体论思想,在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作品中,得到了明确的响应和坚决的贯彻,从而彻底取代了《博士论文》把人的自我意识理解为最高神性的本体论立场。这意味着马克思在哲学上进入到“费尔巴哈的总问题”之中。如果说马克思这一本体论上的改弦更张在《德法年鉴》时期已经巩固地建立起来,那么,这个决定性转折的思想准备则酝酿于《莱茵报》时期,并特别地取决于这一时期的两大思想史事件,即(1)与“自由人”的决裂;(2)令人苦恼的“物质利益”问题。
一、与“自由人”的决裂
1842年1月,马克思以他的卓越驳论《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始了政治活动生涯。大体说来,以此作为开端,马克思由哲学批判转向社会政治批判,走上了政治斗争的道路。“马克思已经被一种远比哲学更强烈的兴趣吸引住了,自从他写了评书报检査令的文章以后,他就走上了政治斗争的道路……而不再到《轶文集》上去纺他那哲学的线了。”[1]然而尽管如此,我们更感兴趣、同时对于我们的主题来说更重要的,仍然是这种社会政治批判的哲学立场,特别是这种哲学立场的本体论基础。
毫无疑问,《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政论是依照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撰写的。但是,如果以此为根据而断言,马克思当时只是康德—费希特派,那么,这个断言就是不完整的,在哲学上尤其片面。只要仔细考察一下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论文,就不难发现,黑格尔的“因素”决不是在削弱,相反倒是在加强。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开展的社会政治批判,至少在哲学立场上,是此前的批判原则(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概念中)和现实性要求(主要体现在特殊地保持黑格尔的“思有同一”原则)之合乎逻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