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深刻研究与剖析人类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人类社会的科学构想,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通过使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了每一个人的自由与解放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人不是自我封闭的自然物,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所谓解放,就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马克思将由真正自由的人组成的社会称为“真正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他认为共产主义不是抽象的理想,而是消灭现状的现实的运动,是对私有财产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总的来看,人们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原则定位大致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分歧,但对其具体内容的解读却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思路来。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从不同侧面对马克思的社会理想的理论实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这里谨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解读方案作一介绍和梳理。
(一)以具体人性论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这种解读方案的持有者主要是东北师范大学的胡海波教授和他所指导的研究生秦怡红女士,其代表性成果就是后者于2005年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这里主要依据这篇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将这种解读方案的基本思路做一阐述。
这种理解方案认为,具体人性论是真实理解马克思社会理想的理论基础,而以往我们对它的理解却都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马克思社会理想的真正内涵并没有被人们所完全认识,因此造成了现实和理论中的诸多困惑,所以有必要以具体人性论为基础,重新理解马克思社会理想的真义。具体人性论从人的双重生命本性出发,将人理解为一种不断生成、完善、个性丰富的存在,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的本质,对于人,也许唯一永恒和不变的就是人性永远处于不断的生成与完善之中,所以人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以这样对人的理解,社会也就不可能是与人对立的实体,而只能是人的存在形态、人与人的关系,而人的社会理想在本质上也只是以社会的方式对人性生成与完善的价值追求。既然人处于永恒的生成与完善过程之中、人没有一个最理想的存在状态作为人的本质与现实存在的人相对立,那么现实存在的人就是真实,人性的生成与完善只能以现实存在的人为基础,所以社会理想在现实性上就表现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恰是完美地实现了价值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才使得二者的内涵都得到完整的体现,并在这个意义上根本超越了以往的社会理想。在《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一文中,作者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的真义做了如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