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必须充分注意到它的历史语境。因为马克思所讲的现代性毕竟不同于今天我们所谈论的现代性,无论是针对的对象、研究的主题,还是关注的焦点、研究的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进入马克思的论域,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其现代性理论。由于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主要渗透和体现在对“现代社会”的解剖过程中,所以透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才能看到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基本观点以及考察问题的方法论。这些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这样一些主要看法上:
1.用资本逻辑来看待现代性逻辑。利奥塔曾经指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6]这句话确实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正是紧紧围绕资本逻辑的分析来展开的。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说到底是在现代生产基础上资本运动的产物,是随资本运动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资本逻辑就是不断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利润的驱使必然使资产阶级不停地变革、创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7]正是资本的内在本性,刺激了现代性的生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众多方面的现代性,不仅是资本逻辑的外在表现与结果,同时也是资本逻辑的内在条件和内在机理。离开了这些现代性,资本运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且不说自由、平等、理性、民主等是资本逻辑得以贯彻的内在要求,就连我们经常提到的信用观念、时间观念、契约观念、效率观念等都是资本运动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比如信用,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也出现过类似信用的现象(如借贷现象),但严格意义上的信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是资本逻辑运作的前提和条件。“高利贷本身虽然就其资产阶级化的、同资本相适应的形式来说是信用形式,但是就其资产阶级以前的形式来说却是信用缺乏的表现。”真正的现代性信用是从资本“生产过程的直接本性产生出来的”[8]。又如时间观念,这也是资本生产、流通的内在要求。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在一定期间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在一定期间资本能够增殖多少次,它的价值能够再生产和增殖多少,就取决于流通的速度,取决于流通经历的时间”[9]。可以说,现代性的各种因素并不是外在于资本逻辑的东西,而就内涵于资本逻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