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干方法论问题
围绕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所展开的诸多探讨,大多忽视了这个概念的历史起源,特别是它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所导致的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问题。通常认为,只要考察马克思本人或是其后继者的著述就足以对意识形态问题提供合理解释了。然而,这样做却忽视了马克思本人思想得以形成的学术传统,这种非历史的主导方法可能会导致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意识形态概念(作为一种批判性范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之间的关系被大大低估了;其二,调查的主要对象主要集中于意识形态一般,即意识形态概念将以不变的方式被运用于所有历史时期。
我无法在这里详细分析意识形态概念演化的全部历史线索[1],但无论如何,至少值得一提的是,18世纪的两大思潮,即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意识哲学,构成了意识形态概念得以形成的直接思想先驱。这两大思潮拥有共同的批判态度,只不过前者主要反对的是宗教和形而上学,而后者则主要反对的是传统认识论。它们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其反对封建社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和倾向。这就是意识形态概念得以形成的历史背景基础。早期资产阶级的批判态度赋予意识形态概念以决定性的关键特征。
然而,资产阶级的批判却无法避免严重问题的出现:他们倾向于采取一种片面的态度,因而无法抓住批判对象与其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的思维结构认为,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只不过是为自己时代的到来所做的准备,因此他们倾向于片面地将自己的历史具体性视为偶然性或自我异化。于是,就有必要把一些专属于现在的东西强加给过去,宗教批判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即把一切归罪于偏见或神职人员的密谋,而无法辨认具体社会结构中的宗教之基础。同样,在经济领域,资产阶级批判也无法明确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而是认为封建制度是与资产阶级制度(资产阶级制度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制度)相反的“人为”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