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

六、管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字体:16+-

尽管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诸要素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在表述上有歧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在马克思的相关著述中找到其明显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着一些基本主题和观点,从早期的宗教批判、黑格尔国家观批判,到对神秘的经济表象揭秘、对看似自由的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政治原则的批判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形态概念也经历了明显的演化过程,概念越来越明晰,新的维度也不断添加进来。我们可以依据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但具体到意识形态概念来说,这样的划分就要复杂得多,但却基本不矛盾。

即使在正式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术语之前,马克思就已经描述了它的内容,他用的是“颠倒的意识”(这是与“颠倒的世界”相一致的)。关于意识与现实中的双重颠倒的基本看法,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一直延续到其思想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并在新阶段中得到扩充和发展,即聚焦颠倒得以产生并由此被掩盖的经济机制。意识形态颠倒的作用也是在一开始就被马克思捕捉到了:马克思把宗教界定为是对有缺陷的世界的一种精神上的补偿。这样的看法在其后也得到了细节性拓展——即进一步揭示隐藏在自由和平等意识形态世界“幕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具体矛盾和缺陷。这样,意识形态概念的批判的和否定性内涵一直得以保持。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这一否定性维度总是被用来批判某种具体的错误,该错误又总是与这样或那样的对矛盾和颠倒的现实的掩盖或扭曲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概念既是一个有限定性条件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性概念:说它是前者,是因为它并不包括所有的错误,也因为并非所有的占统治地位的观念都受它的影响;说它是后者乃是因为它对矛盾的演化有依赖性。意识形态不是某种特定意识形式的永恒属性,而只是当观念与(以具体的方式)变化了的矛盾相关联的时候才会出现。因此非意识形态的观念有可能会转变成意识形态的思想,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