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晏清 王南湜 李淑梅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总论: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根本缺陷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1]
一、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根本缺陷:主体性维度的缺失
改革前的哲学教科书并不是有什么错误。一些编得比较好的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阐释是正确的,它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有不可抹杀的历史作用。但是,作为“体系”,作为一种对于马克思哲学的解释框架,又是有着严重缺陷的。缺陷不等于错误。旧的教科书体系要改革,并不是因为它有错误,而是因为它有缺陷。这是首先必须说明白的。
那么,旧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是什么呢?它的缺陷首先就在于主体性维度的缺失,即纯客观主义的倾向或本体论化的倾向。旧教科书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哲学家只是在静观世界,只是在描绘世界的图景即单纯地解释世界,似乎这个世界不是人创造的,它和生活在其中的人没有什么关系,人在这个世界中如何生活,是什么样的生存状况,都几乎难以进入哲学的视野。这种纯客观主义的倾向正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倾向,是一种前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特征。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直接革掉的就是这个东西。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费尔巴哈论纲里,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这里说的不是旧唯物主义的一般性缺点,不是缺点之一,而是主要缺点。所谓对对象、现实、感性“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主体性维度的缺失。这第一条论纲可谓纲中之纲,它一针见血地指明了马克思所进行的哲学变革的根本指向,指明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令人遗憾的是,正是这个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要之点,被后来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们遗忘了或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