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谟以后英国哲学发展的转向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约翰·密尔和斯宾塞为主要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这一思潮既继承了以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但又超越了这个传统。从思想文化和科学发展背景说,这一思潮的兴起与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和伦理学;以达尔文、赫胥黎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潮以及以休厄尔(1794—1866)为代表的更为广义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从不同方面促进了19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哲学领域出现的抛弃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具有更多现代哲学特征的哲学的变更。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早已为法国哲学家孔德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但孔德的理论当时在法国并未产生多大影响。通过约翰·密尔等人传入英国后,由于它适应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又与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和进化论等思潮相汇合,很快形成了一种在英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在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并在英国获得了丰富和发展后,才得以重新传入法国,足见当时的英国才是实证主义的温床。
在英国实证主义思潮的形成中,以休谟为最主要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无疑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点我们在上面已做过论述,此处仅简单提及几种与实证主义相关的思想文化思潮。
以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早已得到公认。我们这里要提出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直接促进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
亚当·斯密原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早年曾以出版《道德情操理论》(1759)而著名。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把人类利己心当作理论的出发点,但又强调社会感情,或者说同情是道德的基础。后来他离开大学、转向社会,从上述道德原则出发,并在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的影响下转向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在1776年出版了其传世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简称《国富论》)。其中最早论证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的内在联系,肯定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由此初步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李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后来为马克思所竭力称道并加以批判地改造,进一步提出了作为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剩余价值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