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初,我写了一首近百行的“诗”,赞颂奔走在抗日前线的战士们,登在同班同学张允声办的墙报上,首次用谷风的笔名。写这首诗,我内心并没有抑制不住的冲动,而是觉得应该写这样一首歌颂全民抗战的诗。空泛与稚拙是可以想见的。有一天,生活书店的薛经理对我说:“热情倒是有的,但没有什么诗味。”我问他什么是诗味,他回答说:“你应当多看艾青和田间的诗,跟着他们写下去,慢慢地就会知道什么是诗味了。”他这几句话我几十年来从未忘怀。此后我在报刊上专找艾青、田间的诗看。薛经理是南方人,圆圆的白皙的面孔上总浮着沉静的微笑,他可能是当时陇南地下党负责人之一,我、郗潭封和另一个比我们大好几岁的同班同学(他去过陕北)作为一个小组受他领导。我们经常从生活书店后院的书库里选些书刊带回学校阅读,《七月》《文艺阵地》等文学刊物和延安的《新中华报》都能看到。我还看了几本哲学、政治经济学入门的书籍。每天清晨,三个人到城外跑7000米,准备有一天到前线打游击。我们从城门口跑到大象山下,绕“李广故里”的古老石碑一圈儿回到学校。一年之后,薛经理被国民党逮捕,现在我连他的名字都忘了,但他那年轻而稳重的形象和说话的声调一直记得清清楚楚。20世纪80年代初倪子明同志告诉我,薛经理的本名薛天鹏,是一个诗迷,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为爱情而苦恼,跳黄浦江死了。我深深地感念他。他和赵增益都是平凡而有理想的人,我庆幸在少年时期就遇到了他们,得到正确的指引,使我一开始练习写诗,就踏上一级坚实的台阶。
[1] 此文初刊《随笔》1986年第2~3期,写作日期为1985年8月。收入《牛汉人生漫笔》《牛汉诗文集》。据《牛汉诗文集》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