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什福科大致是帕斯卡尔的同时代人,一个由行动转向思考的人,为了更好地理解帕斯卡尔,我们在此简略介绍一下他的生平思想,尤其是他在《道德箴言录》中阐发的思想,以便对帕斯卡尔的相关思想做一些深化和补充,并将两人做一扼要的比较。
1.生平、著作、影响
拉罗什福科(La Rochefoucauld,1613—1680),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1613年9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家世显赫的大贵族家庭。早年热衷于政治,先是反对红衣主教黎塞留,入狱并流放外省;后又卷入反对首相马扎兰及王权的政治密谋和武装斗争,参加投石党之乱并几次负伤。晚年不问政治而出入于各种文艺沙龙,写有《回忆录》(1662)与《道德箴言录》(1665—1678)两部作品,后来人们还收集到他的一百五十封信和十九段感想。
拉罗什福科所处的时期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建法兰西王朝,并向路易十四的绝对君主制过渡的时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精神生活领域相当活跃,文化日趋繁荣。在形而上学方面,有笛卡儿的沉思、伽桑狄的诘难以及马勒伯朗士的雄辩;在人生哲学与宗教方面,有帕斯卡尔的沉思;而在道德、风俗方面,则有拉罗什福科及稍后的拉布吕耶尔的省察。这些思考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启迪了几代人的心灵,影响所及,直到现代。
拉罗什福科一生的活动明显地呈现为两个时期,早年,他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型,甚至是一个流血的政治型人物,他或策划于密室,或鏖战于街垒;他入伍、从政、恋爱、树敌,此时他的特点是好勇斗狠,他是在读生活这本大书。而到晚年则来了个大转变,可以说变成了一个文化型的人物,并且是一个沉思的文化型人物。他经常出入的不再是硝烟弥漫的沙场,而是安静的、充满女性气息的沙龙,他倾听、交谈、思考,他在养伤,也在消化他早年的丰富阅历,他并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有很好的感受力。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德性与恶行,最后他已厌倦行动而渴望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这部《道德箴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