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外一种(第三卷)

第二章 史学与认识历史

字体:16+-

一、“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一般说来,人们的历史知识越丰富,其历史意识也越深刻。特殊地说,人们的政治才能、哲学思维和社会阅历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历史意识的深刻的程度。

在文明时代,人们获得历史知识从而认识历史的途径很多,而通过史学获得历史知识从而认识历史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换句话说,史学对于人们认识历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南朝有位文学批评家刘勰(约465—约532年)写了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史上享有盛誉。他在《文心雕龙》中写了一篇《史传》,把史传作为一种文体看待而加以评论。这里说的“史”,是指《尚书》《史记》《汉书》等史书;“传”,是指解释《春秋经》的书,如《春秋左氏传》(即《左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把解释经书的书称为“传”,这是沿用了经学家的说法,即所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把“三传”都看作是解释《春秋》的书,也是经学家的传统看法。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公羊传》和《穀梁传》确是解释《春秋》的书,而《左传》却是独立的史书。刘勰所谓“史传”,正是沿用了习惯上的说法,而《史传》篇所评论的其实就是史书。

《文心雕龙·史传》篇一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即:“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1]意思是说:开天辟地时人们处在蒙昧状态,距今年代悠远,现在我们能够认识古代的情况,那是根据史书的记载才做到的啊!

这里,刘勰提出了一个看来很简单其实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历史一旦成为过去,而且经过了久远的年代,人们怎么去了解它、认识它呢?这就要依据历代史籍的记载。简单说来,史籍是人们认识过往历史的途径。这当然要有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发明,而尤其要有史书的产生和发展。否则前人的历史,绝大部分都将被后人所“遗忘”。一个忘记了自身历史的社会和民族,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