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的《汉书》学[1]
人们都非常熟悉: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马、班齐名,《史》《汉》同辉,赞誉者蜂起,仿效者不绝。其实,《史》《汉》的命运毕竟还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隋唐之际,《汉书》研究成为显学,而《史记》研究却大不如前者。
隋唐之际《汉书》学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涌现了一批专治《汉书》的学者。
隋朝刘臻,“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2]。被称为“汉圣”,足见其研究《汉书》功力之深。当然,超过“汉圣”的人还是有的。学者杨汪曾经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隋炀帝时,杨汪任国子祭酒。炀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蜂起,皆不能屈”[3]。由此亦可证明杨汪学术之精深。炀帝时期有位光禄大夫于仲文,曾任“右翊卫大将军,参掌文选事”,亦撰成《汉书刊繁》30卷。隋朝《汉书》学的泰斗,还应算上萧该和包恺。炀帝大业中,萧、包二人聚徒教授,著录者数千人,可谓盛况空前。史称:“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匠。”[4]
关于萧该,据《隋书·萧该传》记,隋文帝时,他被“拜国子博士。奉诏书与(何)妥正定经史,然各执所见,递相是非,久而不能就,上谴而罢之。该后撰《汉书(音义)》及《文选音义》,咸为当时所贵”。萧该的《汉书音义》,看来也是属于发愤之作。关于包恺,是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王仲通,《隋书》无传。《隋书·韩擒虎传》记:王仲通,朱崖人。其兄王万昌于隋文帝仁寿初“作乱”,旋败;俄而“仲通复叛”,亦被“讨平”。包恺的《汉书》学知识,主要来源于王仲通。萧、包教授《汉书》,弟子数千,门庭若市,堪称隋朝《汉书》学的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