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总所撰《通历》一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然自中唐以下至民初约1200年左右,其以抄本流传,故世所罕见;1915年虽有排印本行世,但因所印极少,亦传布未广。因此,近代以来,《通历》一书鲜为人知,直到1982年刘节先生遗著《中国史学史稿》整理出版,并对《通历》有所评论[2],这才开始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1985年,张承宗同志发表《叶德辉印〈通历〉一书简介》一文[3],对1915年叶氏排印本《通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年,我在《唐代史家的通史撰述》一文中,把它作为唐人所撰编年体通史之一予以评论。近来,我因考察中唐史学的需要,对《通历》一书及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摸索,乃撰成此文,希望能对史学研究者、古籍研究者及各方面读者了解此书有一点参考的作用;不当之处,亦希望能得到批评、指正。
一、《通历》的作者
《通历》的作者马总在中唐历史上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人物,旧史对他的评价是“有大臣风,才堪宰相”[4]。
马总(?—823年),字会元,扶风(今陕西凤翔)人,家世及生年不详。他从小孤贫,好学,不妄交游。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姚南仲镇渭州(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马总为其幕府[5]。因受监军薛盈珍的排挤、打击,改任泉州(治晋江,即今福建泉州)别驾。不久,薛盈珍入朝掌管枢密,又指使福建观察使柳冕寻机杀害马总。柳冕乃指派泉州刺史薛戎罗织马总罪名。不料薛戎是个正派的官员,反倒“别白其状”,为马总辩护,于是也受到牵连,被免职关押,备受凌辱,然“竟不动摇”。这件冤案,惊动了政治声望颇高的淮南节度使杜佑。他一面上表德宗,说明薛戎一案真相;一面致书柳冕,告诫他不要胡作非为。由于杜佑的营救,薛戎之难方解,而马总亦转危为安[6]。有趣的是,这桩公案却使《通典》作者跟《通历》作者发生了一点联系,这是他们都不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