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六、魏收《魏书》的历史地位

字体:16+-

关于《魏书》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隋唐之际,人们对《魏书》有过不少评论。隋文帝时,“以魏收所撰书,褒贬失实”,所以命魏澹“别成魏史”。这里说的“褒贬失实”,指的是魏收《魏书》以东魏为正统。因此,魏澹《魏书》则以西魏为正统,“自道武下及恭帝,为十二纪,七十八传,别为史论及例一卷,并《目录》,合九十二卷”[185]。恭帝是西魏最后一个皇帝。隋承北周,北周承西魏,魏澹在隋朝撰《魏书》,以西魏为正统,这是必然的。北齐承东魏,因此魏收在北齐撰《魏书》,以东魏为正统,这也是必然的。一般地说,在这两者之间,很难以哪一个皇朝为正统来确定其是否“褒贬失实”的。

唐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撰前代史的建议[186]。次年,唐高祖李渊命萧瑀等修撰六代史,而以萧瑀、王敬业、殷闻礼主持魏史的修撰[187],但这次修史工作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贞观三年(629年),当唐太宗再次提出修撰前代史时,“众议以魏史既有魏收、魏澹二家,已为详备,遂不复修”,最后只就修撰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作了安排[188]。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魏收、魏澹二家《魏书》“已为详备”,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众议”的结果。七年以后,即贞观十年(636年),李百药在《北齐书》中对魏收及其《魏书》的评价,跟这次“众议”显然是不一致的。李百药对“秽史”说的渲染和支持,给后人在评价《魏书》上造成了混乱,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在唐初史学家中,李延寿是极力推崇魏收及其所撰《魏书》的。他的看法,写在《北史·魏收传》的后论里。他这样写道:“伯起(按:魏收字伯起)……学博今古,才极从(纵)横,体物之旨,尤为富赡,足以入相如之室,游尼父之门。勒成魏籍,追踪班、马,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论序言,钩深致远。但意存实录,好抵阴私,至于亲故之家,一无所说(悦),不平之议,见于斯矣。王松年、李庶等并论正家门,未为谤议,遂凭附时宰,鼓动**刑,(李)庶因鞭挞而终,此公之失德。”李延寿的这个评价,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意思:(一)高度赞扬魏收的才学,虽不免有些夸张,但大致上还是符合事实的。(二)充分肯定了《魏书》在文字表述、材料编纂和史事评论方面的成就,说它“追踪班、马”恐有些过分,但基本格调却跟《北齐书·魏收传》的评价大相异趣。(三)指出魏收受到指摘的原因是“意存实录,好抵阴私”;“意存实录”是好的,“好抵阴私”的方法却不对,所谓“不平之议”便是由此而引起的。这跟李百药的说法也迥然不同。(四)批评魏收依仗权势,对《魏书》的指摘者施以“**刑”,这是魏收“失德”之处。李延寿的这个评价,未必全然中肯,但他的这个评价的重要性却是不可忽视的。这不仅仅是他曾参加唐初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的工作,于唐初史家对《魏书》的看法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在撰写《南史》和《北史》的过程中,对有关的南、北诸史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看法自非一般印象,而是从反复比较中得到的结论。还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即李延寿和李百药是同时代人,他对魏收及其所撰《魏书》的这个评价,实际上暗含着对李百药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的批评。刘知幾以及刘攽、刘恕等在评价魏收及其《魏书》时,接受了李百药的论点,而没有考虑到李延寿的这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