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第二章 “正史”撰述的兴盛

字体:16+-

第一节 撰写皇朝史的**

自《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汉书》开皇朝史撰述的先声,继而又有《东观汉记》和《汉纪》的行世,于是随着朝代的兴亡,后世史家极重皇朝史的撰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政权的建立和频繁更迭,出现了大批的皇朝,虽兴替匆匆,然皆各修其史。这是这一时期史家撰写皇朝史出现**的史学上和历史上的原因。这个**的具体表现就是上文所说到的“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之史,至数十家”。所谓“正史”,《隋书·经籍志》一般仅限于《史记》和历代纪传体皇朝史范围;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篇则自《史记》、《汉书》以下,不论纪传、编年,凡记一代皇朝兴亡之史,皆称“正史”。此处为叙述方便,取《史通》之意,但以“皇朝史”作为总称。

关于东汉史撰述。经东汉数代史家努力撰写的《东观汉记》,是东汉史的最早撰述,但它是一部没有最终完成的著作。三国以下,撰东汉史者,史家蜂起。在吴,有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卷;在晋,有薛莹《后汉记》一百卷,司马彪《续汉书》八十三卷,华峤《汉后书》九十七卷,谢沈《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张莹《后汉南记》五十五卷,袁山松《后汉书》一百卷;在南朝,有宋刘义庆《后汉书》五十八卷,范晔《后汉书》九十卷(今本有十篇子卷,合一百卷),有梁萧子显《后汉书》一百卷。这十一种是纪传体东汉史。还有两种编年体东汉史,一是晋袁宏《后汉纪》三十卷,一是晋张璠《后汉记》三十卷。以上十三种东汉史,大多遗佚,今存的只有范晔《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和袁宏《后汉纪》。清人姚之骃、孙志祖、王谟、章宗源、黄奭、汪文台、王仁俊等致力于已亡诸家东汉史的辑佚工作,以汪文台《七家后汉书》辑本最有价值[1]。今人周天游在前人的基础上,再作爬梳,重加整理,撰成《八家后汉书辑注》,于“七家”之外增补张莹《后汉南记》一家,书末附录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历代著录、评论、诸家辑本序跋及索引,颇可参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