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问题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身份主体是文化殖民主义语境中的理论焦点之一,是文化殖民与非殖民化争夺的主要领域。在现代性乃至全球化的背景下,身份政治成为主要的理论议题,身份已日益意识形态化。人们看一个人,不是首先作为一个“人”,而是看他是男人还是女人(男权主义、女权主义视角),他来自哪个民族、种族,他有什么肤色和信仰……持守这种观点看文化身份,就不可避免地把文化人种化了: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种族决定文化,人种间的差别决定文化的差别,强调身份认同的纯粹性和同质性。而实际上,身份认同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身份不是静态的,身份是构成的和流动的。针对西方对东方民族文化的“建构”“妖魔化”“类型化”,后殖民主义理论主张要重建东方民族的文化身份,但这种重建并不是“本土化”的重建,不是基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之上的重建,不是要找寻“真正”的东方,更不是要找回作为“自我”的东方,并反过来把西方当作“他者”,把东方作为另一个新的中心,以对抗西方中心,这不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态度。赛义德反复强调不是要重建一个中心来推翻另一个中心,文化是不纯的、杂交的,东西方文化是互渗共融的,所以他才提出一个很离奇的命题:不存在“真正”的东方。赛义德把本质主义的身份认同看作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之一。斯皮瓦克也反复批评身份认同上的本质主义观念,强调身份认同的差异性、构成性、流动性。这种观点是主体间性思维的产物,是对传统的主体性哲学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