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这一概念对我们而言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说它熟悉是因为“身份”时常陪伴在我们左右,比如“身份证”;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它的确切含义,很难界定它,一说到“身份”,给我们的感觉基本上是模模糊糊的“似曾相识”。在“身份”的概念上,又一次应验了那句老话:熟知并非真知。
“身份”这一中文词汇的英文词源是“identity”。据考证,“identity”源自于拉丁词汇“idem”,它由词根“id-”和后缀“em”构成,而“id-”意指“它,那一个”。“idem”作为一个代词,表示某一文章之前曾引用过的文本或者作者,意为“同前所引”,具有标注性的意义。这一具有标注性意义的词汇又逐渐衍生出了另一个拉丁词汇“identitas”。“identitas”的字面含义是指“同一性”,而它转变成了英文词汇的“identity”时,通常意指某些事物是一致的、相同的,或是它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identity”一词主要包括“整一性”“个别性”“独立存在”“个体性”“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等含义。在一般的用语中,“identity”可以表示绝对的一致、一种统一的状态、人的个性、两个等值的表达式或这种表达之间的完全等值,等等。作为动词形式的“identify”,则意指“证明”等含义,即对标志对象的确证或者对意义解释的认定。在对人的表达中,“identify”指称某个具有连续性的属性。由此可以看到,“身份”的原初含义指向的是人或事物的内在统一性、协调性以及持续性,就关于人的表达而言,它强调了人的某种心理品质,人格的确定性、稳定性及统一性。“身份就是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这种人是其所是的意识。”[1]
华裔美籍学者欧阳桢把“身份”(identity)与“实质”(quiddity)、“邻近”(contiguity)、“奇特”(oddity)三个概念联系起来研究身份问题。“实质”(quiddity)指存在的“如此这般”,或存在的现实感,这是作为宇宙间永存之物的身份。“邻近”(contiguity)强调事物有形和无形的接近,这是作为彼此关联的身份。“奇特”(oddity)突出事物的特殊性、个别性和唯一性,这是作为新颖之物的身份。在普通的话语中,这三种用法都可发现。比如,“我就是我,这就是我的身份”,反映了第一种用法;“我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父亲的身份”,反映了第二种用法;而“我作为一个个人的身份”,则反映了第三种用法。在这三种用法中,实质概念,即任何实体的不可否认的“此一性”(this-ness),也许是关于身份的最具体、最确实的表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