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殖民的主体性反思:对文化殖民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反文化殖民中的主体性重建:充满希望的乌托邦

字体:16+-

前面几章,我们分析了文化殖民产生的主体性根源和主体性表现,我们把这一根源和表现概括为三个方面:自我主体、权力主体和身份主体。也就是说,文化殖民主义的实施不仅在主体性上有充分的体现,而且文化殖民主义的缘起也与主体性有实质性的牵连。通俗地讲,文化殖民也是主体性“惹的祸”。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权力;哪里有殖民,哪里就有非殖民化。但非殖民化、反对文化殖民,并不是要完全消解主体性,事实上,主体性是无法消解的,它是人生存的一个重要维度。后殖民主义理论虽然批判主体主义哲学,但并不一概反对主体性,认为在反文化殖民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主体性重建,只不过这种主体性已不完全是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主体间性意义上的主体性。赛义德就把主体意识作为文化间平等交流的决定性基础;多尔迈并不认为所有的主体性都接近“黄昏”,他要批判的是占有性的主体性;哈贝马斯要重建交互主体性以“挽救”主体性;阿兰·图海纳力图重建“主体政治”以“保卫主体”;吉登斯把“解放政治”视为“他者的政治学”,意欲恢复“自主性原则”。在整个反文化殖民的过程中,仍然要重建主体性,以构建平衡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