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说美学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叶流行于西方许多国家。它要求冲破狭隘的理性,无限伸张和解放自我,把想象和情感提到首位。这种凭借想象和情感把自我伸张到外在自然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余波,与浪漫主义文艺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移情说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泛神主义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有着内在联系。
移情现象在神话、语言、宗教、艺术以及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到处可见。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就已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迁想妙得"、"妙对通神"的概念加以概括。在西方,古希腊已有人注意到这种现象,比较深入的研究则是由17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们进行的。然而,只有到了19世纪末叶,移情说美学才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美学理论,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在德国等国美学领域取得主导地位。
移情说美学的先驱是洛采和费舍尔父子。洛采在《小宇宙论》一书中已指出移情现象的主要特征就是把生命和情感外射到无生命的事物中去,使它们具有意义。弗·费舍尔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其意义就在于"对象的人化"。他的儿子罗·费舍尔在这个基础上,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明确地改称为"移情作用",认为移情现象中物我相互交融、渗透,构成了审美活动的最完满阶段,从而奠定了移情说美学的基础。然而移情说美学的主要代表则是里普斯、谷鲁斯、浮龙·李、巴希、伏尔盖特等人。
特奥多尔·里普斯(Theodor Lipps,1851-1914年)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移情说美学的最主要的代表。1877年起,他曾先后在波恩大学、布雷斯劳大学任教;1894年至逝世,他在慕尼黑大学当了20年心理学系主任。里普斯对移情说的研究使他在美学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声望,有人甚至称他为"美学上的达尔文"。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生活事实》(1883年)、《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97年)、《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1903年)、《再论移情作用》(1905年)、《美学》(1903-1906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