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尼可拉耶维奇·维谢洛夫斯基(Але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еселовский,1838-1906年),俄国著名语言学家、科学院院士,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文学,形成了历史比较理论,主要美学著作有《历史诗学》(1899年)、《斯拉夫民族关于所罗门和基托夫拉斯的传说》(1872年)、《B.A.茹科夫斯基:感情和内心想象的诗歌》(1904年)等。1872年起,他任彼得堡大学普通文学教授。
维谢洛夫斯基把哲学美学与对艺术活动史的具体科学研究对立起来,认为"关于美的科学应该和关于真、善、美同一的陈腐理论一道被根本地改造",并且,在诗歌创作的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之间作直接的类比,根据社会思想"在哲学、宗教和诗学运动中的体现程度和被词所固定下来的程度",把文学史界定为"社会思想史"[17]。因此,他更多的是力图从人类心理学、民族学、比较民俗学等新兴社会科学的角度,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将美学和文学的研究加以实证化,从而建立他的"历史诗学"。
他始终认为文学作品是脱离其起源和效果这些精神活动的一件客体,是某种可以与世界上其他事物混同处置、进行比较、以因果关系来说明的"事物"。而文学就是各种作品的总和,而诗学就以它们为对象。这似乎就给文艺学研究和美学的实证化给定了一个以作品(文本)为主的方向,这恰恰就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及其他西方形式主义者们的新要求。
在19世纪下半叶这种文艺学和美学的实证化的过程中,维谢洛夫斯基不仅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与社会的关系,而且特别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方面的研究。在建构他的"历史诗学"时,在选择一个世界性的进化论诗史中,他力图通过所有的文学的探本寻源来寻找诗(文学)的手法、主题、形式和体裁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