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直觉主义出发,柏格森把艺术提高到与哲学同等的地位,即艺术直接认识与把握实在和绵延。
柏格森对艺术本质和目的的界定是:“艺术不过是对于实在的更为直接的观看罢了。”[1]他认为,实在作为绵延和生命之流,作为自然本身,并非直接与人的感官与意识接触,通常人们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认识到实在,这是“因为在自然和我们之间,在我们自己和自己的意识之间,横隔着一层帷幕”。这层“帷幕”是什么呢?一是生活的实用功利需要造成对周围世界观看的简单化与表面化。柏格森说:“我们必须生活,而生活是要求我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把握外物的……生活要求我们只接受外物功利方面的印象”,其他印象则被冲淡或模糊了,人们自以为看到、听到了,实际上所见所听的,“不过是经过感官的选择,用来为我的行动服务的”、“浮在表面上的东西”,“只是一种实用上的简单化”。二是实用需要造成的观察、感受的类化倾向,“对于人无用的差异的方面,给抹杀了;对于人有用的类似的方面,则给强调了”,人们认识到的只是为方便使用而作的“分类”,对“事物的个性或存在的个性”的辨认能力被削弱、钝化了。类化使“我们并不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过读贴在它们上面的标签而已”。[2]三是语言的一般化趋向加剧了人们认识的类化,遮蔽了对事物本质生命的透视,“因为词——除了专有名词之外——都是指类的。词只注意事物最一般的功能和最普遍的方面,它介于外物和我们自己之间,从而把外物的真相从我们眼前障住”,同时也在我们同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内在人格、个性和富有独创性生命之间形成了障碍,“这一方面,语言已经给我们永久固定下来了。因为在同样情况下,所有的人,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即使对于我们个人本身,个性也是我们无从认识的。我们在类型和象征之中转来转去”,结果,“我们生活在外物与我们自己的中间地带,既外于外物,又外于我们自身”。[3]总之,正是人的生活需要和语言造成人的认识的实用化、表面化、类化倾向,在我们与实在之间筑起了一堵墙,蒙上了一道“帷幕”,使我们无法直观生生不息的绵延和充满个性的生命之流。而艺术的本质和目的就在于冲破这堵墙、拉开这道“帷幕”,使实在活生生地呈现于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