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6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上

第三节 美学主潮之二:现代科学主义美学

字体:16+-

现代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哲学前驱是19世纪30年代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第一代)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实证主义第二代)。孔德继承、发挥了柏克莱、休谟的主观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哲学,认为知识建立在主观经验即感觉的实证基础上,“科学哲学只能记述、记录、整理人对现象世界的主观感觉(经验),找出其先后、相似关系来”,而不能讨论传统哲学关注的根本问题,即所谓“形而上学”问题和世界的客观规律。他说:“探索那些所谓始因或目的因,对于我们说,乃是绝对办不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1]这就在实际上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走着相反的道路。马赫主义同样坚持把知识局限于经验之内,拒绝讨论经验以外的任何“形而上学”问题,把主观经验和感觉“中性”化、“要素”化,认为世界就是非心非物、心物同一的经验要素的复合。20世纪以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主体的实证主义第三代在“科学哲学”旗号下,沿着其前驱的反传统、反黑格尔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科学哲学在美学上主要通过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语义学、分析哲学、格式塔心理学、结构主义等美学流派的发展得到体现的。

自然主义美学的第一位代表是美国的乔治·桑塔亚那。有人说,“在20世纪前半期,在重要性方面可与克罗齐相匹敌的就是桑塔亚那”。[2]他的第一部美学专著《美感》虽然发表在1896年,“但他的思想是属于我们世纪的”。[3]他在哲学上公开反对黑格尔主义而采取自然主义和主观经验主义立场。他对哲学的根本问题取怀疑论态度,认为唯一可靠的是经验;他指责黑格尔用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来解释“人类思想史构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是“神话和诡辩”[4],而力图把人类各种精神活动放在生物学基础上作自然主义的描述。在美学上他也直接吸收了马赫主义,对早年提出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说加以修正,认为审美愉快是如色彩引起的快感一样是非物非心的“中性”的感觉体验[5];他突出艺术与人的经验和生物本能实现的关系;他所谓的“理性”也是自然主义的“变得有思考有意识的本能”;他强调艺术的物质体现,肯定美的功利性与效用性等[6],恰与克罗齐的“直觉”说形成鲜明对照。把桑塔亚那奉为正宗的托马斯·门罗又举起“新自然主义”的旗帜,致力于建立“科学的美学”。他吸收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主张美学应在特定意义上成为“自然科学”,要改变传统美学那种为艺术评价确立“标准”的形而上学规范性“学科方向”,而坚持实验的道路、“描述的和求实的方法”。[7]他认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据此,他“拒绝超经验的价值和原因”,主张“在现代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尝试科学地描述和解释艺术现象和所有与审美经验有关的东西”。[8]然而,由于门罗的“新自然主义”美学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混淆了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界限,在方法论上奉行主观经验主义而贬低理论思辨的重大作用,因而虽然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却未能真正“走向科学”。不过,门罗这些思想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对欧美发生的影响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