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卢卡奇(Lukács Gy?rgy,1885—1971年),匈牙利革命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奠基人。卢卡奇理论实践从戏剧批评起步,早年受齐美尔、马克斯·韦伯以及新康德主义的影响,1915年以《小说理论》为标志开始从康德转向黑格尔。1918年卢卡奇加入匈牙利共产党,不久在匈牙利苏维埃政权被颠覆后被迫流亡,1923年出版《历史与阶级意识》,此书后来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卢卡奇羁旅苏联,专心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二战”后归国。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重新回归美学与哲学研究,出版《社会存在本体论》、《审美特性》等著作,1971年在布达佩斯去世。卢卡奇经历坎坷曲折,饱受磨难,但其思想发展和理论建构却始终将社会现实作为理论思考的基本对象,因而就思想的现实性与实践性而言,卢卡奇的一生可谓“一部小小的欧洲思想史”。[1]卢卡奇学术著述丰富,涉猎广泛且成就卓著,其中代表性著作有《文学史方法论》、《心灵与形式》、《现代戏剧社会学》、《审美文化》、《小说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现实主义历史》、《马克思主义美学基础》、《存在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美学史论文集》、《理性的毁灭》、《审美特性》、《社会存在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和人的解放》以及《艺术与客观真理》等。
一 物化与总体性
卢卡奇关于物化问题的讨论早期集中于《历史与阶级意识》,后期则集中于《社会存在本体论》。《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早期创作的产物,在后期反思中被他视为“马克思主义学徒期”的一种试验品,这主要是指他在康德批判基础上独立建构物化批判理论,由此展开对于无产阶级意识对于社会批判的可能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