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6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上

第三节 葛兰西的文化美学思想

字体:16+-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年)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1891年出生在意大利撒丁岛的阿莱士小镇上。1911年在都灵大学文学系学习,主修语言学和文学,受到意大利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桑克蒂斯和克罗齐思想的深刻影响。1913年在大学时就加入了意大利社会党,1915年大学毕业后成为职业革命家。1921年退出社会党,参与创建意大利共产党,后成为党的领导人。1926年被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逮捕,被判二十年以上监禁,在狱中度过近十一年。他在艰苦的铁窗生活中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写下了三十二本近三千页的《狱中札记》(1947年)和《狱中书简》(1947年)这两本著作。他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寻找适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在文艺理论和美学上同样卓有建树。

一 以实践为核心的一元论哲学

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就是实践哲学。在狱中时,为避免法西斯的检查,他就用“实践哲学”一词代替“马克思主义”,用“实践哲学的创始人”来代替马克思的名字。他强调指出:“在哲学中,——统一的中心是实践,也就是人的意志(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这里,他对实践的理解超越主体见诸于客体、主观思想对客观物质的改造的观点,而突出强调了实践的社会历史内涵。他认为,实践不仅仅或主要不是主客体关系的体现,而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统一。他认为上层建筑就是社会历史的人的意志(主观)的体现,经济基础就是被历史化了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活动就能将这两个对立面统一起来,解决这一矛盾,因而是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实践一元论。一般都认为,唯物史观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元论,是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一般的决定作用的一元论。其实,这也是马克思的本意。即使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也把自己的唯物史观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显然其实践哲学仍然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但葛兰西却说:“实践哲学的创始人决不把自己的思想称作唯物主义,在谈到涉及唯物主义的时候,则主张应该加以批判,应该加以严肃认真的批判。”[2]这显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他进而论述了其实践一元论的基本主张,他说:“在这个场合下,‘一元论’这一术语将表达什么意义呢?当然不是唯物主义的,也不是唯心主义的,这一术语将标示出具体的历史行动中的对立面的同一性,也就是与某一被组织起来的(历史化了)的物质,与人们所改造的自然不可分地联系着的具体的人的活动(历史—精神)。重视行动(实践、发展)的哲学,但不是‘纯粹’的行动的哲学,也不是‘非纯粹的’,实在的(在最简单和最通俗的意义上的)行动哲学。”[3]这一段话表明了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1)实践哲学即重视行动的哲学;(2)这种行动是人的历史行动,而不仅是一般改造自然的行动;(3)但实践哲学不是“纯粹的”行动的哲学,而是以实践行动为中心统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哲学;(4)这种通过实践达到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统一,便是以实践为基础、为中心的一元论哲学;(5)实践一元论既超越了唯心主义,又超越了唯物主义,克服了唯物主义,克服了两者的片面性而达到两者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