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6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上

第四节 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评与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字体:16+-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出身于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从小受犹太教的深刻影响;1912年进入弗赖堡大学攻读哲学,受到新康德主义影响;后又在慕尼黑、伯尔尼等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1914年曾当选为柏林自由学生联盟主席,积极参与学生政治运动。踏上社会后,他就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进行写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雅明结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1924年又结识了苏联女导演阿霞·拉齐斯(Asia Lazis),在他们两人的影响下,本雅明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等,思想发生重大转折,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道路。1927年他访苏回国后与当时由霍克海默尔任所长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每年为该所的《社会研究杂志》撰稿,成为事实上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1929年他又同著名导演布莱希特建立了友谊,在艺术理论上深受其启发。1933年,由于希特勒迫害犹太人,本雅明不得不逃亡巴黎,并继续为法兰克福学派撰稿。1940年9月27日不堪盖世太保追捕,在西班牙一个边境小镇自杀。本雅明一生著述不算多,但都集中于文艺理论方面,且极富独创性,主要有:《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1916年)、《论〈白痴〉》(1917年)、《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1920年)、《歌德的〈亲和力〉》(1924年)、《单行道》(1928年)、《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书信架》(1936年)等。他死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阿多诺等人编辑出版了他的好几本论文集、书信集,使他被重新发现,一时名声大振;对他的艺术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形成所谓的“本雅明复兴”。詹姆逊称赞“本雅明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