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德勒兹来说,生成—不可感知意味着使我们自身缩减为一条线,一条逃逸线:“将你自身缩减为一条抽象线,一根线条,以便发现你自身与其他线之间的不可区辨的领域,由此进入到个别体和创造者的非个人之中。”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德勒兹认为,正是在这条逃逸线上,我们才能够进行创造,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世界。因为生成—不可感知与生成—世界是同义的,而“生成整个世界,从世界之中形成一种生成,就是创造世界,就是创造出一个世界,众多世界,也即,发现其邻近和不可区辨的领域。”上面我们已经强调了作为一种视觉的感知与作为生成的感受之间的联系,我们看到在这里,正是生成—不可感知成为感知的绝对条件。换句话说,正是通过生成—不可感知,我们才能够感知,我们才能够创造出一个个作为视觉的丰富完美的世界。最终,在德勒兹看来,如果说生成—不可感知是生成的内在目的,那么,它也正是写作的目标或目的性:“在女人—生成,黑人—生成,动物—生成等所有少数族—生成之上,最终还存在着生成—不可感知这一事业。哦不,一个作者不能希望自己被‘认知’,被识别。”[57]对于作家来说,正是生成—不可感知使他们达到了那种非个人、非主体的生命力量,将生命提升到那种非个人的状态;同时,也正是借助这种生命力量,他们才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个崭新的感知—世界。写作在于生成,写作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感觉的组合体,而正是感知与感受构成了这一感觉的组合体。更进一步说,正是在作为观看者与生成者的艺术家身上,生命与文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最终说来,小说家看到了什么呢?“他由于达到了感知这一‘神圣源泉’,由于在生命体中看到了生命,在体验里看到了生命体,最终落得两眼充血,呼吸急促。”在德勒兹看来,“艺术家与哲学家并无分殊。他们往往健康状况不妙”,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身患疾病或体质虚弱,而是因为他们“看到或听到了某种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强大、过于有力的事物”。这个事物“把隐藏不露的死亡标记安放在他们身上”,但与此同时,也赋予他们那些“主导性的、实体性的健康使之不可能的”生成,而正是这些生成“使他们能够熬过体验的各种病患”。[58]我们可以总结说,这种过于强大的、过于有力的事物,正是那种非个人的、非主体的生命,或者说,作为生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