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尔根·哈贝马斯(Jügen Habermas,1929— ),出身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0年代后期先后入哥廷根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心理学、文学、经济学等,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成为阿多诺的助手。1961—1964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964年起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社会学教授。1971年起主持施塔恩堡的马克斯—普朗克科技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后又转至慕尼黑市任马克斯—普朗克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1983年重返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社会学教授。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当代西方最杰出、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素养,在哲学、社会学,解释学等多个领域他都曾与一些大学者展开论争,且都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果。他著述极丰,主要有《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1962年)、《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和人的旨趣》(1968年)、《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1968年)、《文化与批判》(1973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年)、《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年)、《交往行为理论》(1981年)、《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年)、《新保守主义》(1989年)等,至今仍活跃在国际学术界。他虽无美学专著,但对美学和文艺问题仍很关注。他的文艺、美学思想是他“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重建”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的哲学总体上说仍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摈弃了第一代成员们单一“否定性”的激进主义立场,而代之以对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分析和对上升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批判,企图通过构造温和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