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随感录

知人之明与自知之明[1]

字体:16+-

对于教师,尤其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来说,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就需要有知人之明。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只有把握他们在个性上的差异,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学生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做出同样的答复,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有侧重地阐明了“仁”的含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只有知人,才能有效地施教。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那位班主任老师写评语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在用词上未免有绝对化的倾向。如“原本你可以学得很好”中的“很好”,“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中的“处处”,“下学期在老师、同学面前出现一个全新的你”中的“全新”,都有绝对化之嫌。所以,那位学生在信中以自己在“吹竖笛”“写小诗”“主持主题班会”等方面的不平凡的表现,来反驳班主任老师对他所下的“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的评语。

最后,教师不应该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那位班主任老师在评语中把“好动”作为那位学生“处处落后”的根本原因,显然是不妥的。实际上,除了医学上所讲的“多动症”,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一般都是好动的,要他们像成年人一样整天静静地坐在那里,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何况,也不能笼统地说“好动”一定是错的。倒是那位学生对“好动”这个词的含义做了明确的限定,即“我有时上课爱做小动作”。但令人担忧的是他在信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一定要多加努力,改正缺点,做一个像成年人一样的小学生。”如果小学生都“像成年人一样”,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此外,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希望老师对他们的优缺点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完全是正当的。况且,现在学生的一个特点是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希望自己得到他人认可的“承认意识”。但在这样的特点中,也潜伏着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即缺乏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