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随感录

高考:真实与梦幻交响乐[1]

字体:16+-

像往年一样,1966年的初夏,对于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说来,是充满期待、挑战与焦虑的。我曾经就读的光明中学坐落在淮海路、人民路交接的地方。虽然这里是闹市中心,但在这幢外观优雅的法式建筑里,高三年级的学生们的心却全系在走廊上张贴着的、全国各地高校的招生启事上。作为66届高中毕业生,尽管我对哲学已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我并不想报考哲学系,我的志愿是报考医科大学,因为家里的经济情况使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我有一个姐姐、三个弟弟,都在读书,姐姐已在华东纺织工学院就读,我的母亲操持着家务,全靠父亲的工资养活全家。作为大儿子,我希望早一点走上工作岗位,以缓解父母的经济压力。然而,这个高考的梦刚开始做,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史无前例的“**”开始了,全国所有的大学都停止了招生,命运似乎已经永远把我们阻隔在大学的围墙之外了。还会有奇迹发生吗?

1968年9月,在经历了“**”造成的最初的无政府主义状态后,我们终于离开了学校,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四个面向”(面向边疆、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基层)的热潮中,班里不少同学报名去黑龙江支援边疆建设。我没有报名,因为我不愿给父母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幸运的是,我被分配到上海电力建设公司第一工程处,成了一名电力设备安装工人。进入单位才一个月,我就被安排到四川渡口,参加502电站的建设。那个地方真远,坐两天火车到重庆后,还得再坐三天汽车才到达渡口。作为电力建设工人,我们住的是用芦苇席编织起来的临时宿舍,吃的是从外面运进来的一捆捆海带,很少尝到新鲜的蔬菜。当然,更难吃到猪肉和鲜鱼。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更可怕的是精神生活的贫乏,我们似乎被放逐到世界外面去了。除了《渡口日报》,这里几乎见不到任何其他的报纸,见不到像样的图书,当然更谈不上图书馆了。于是,我只好一遍遍地“啃”自己带去的《新华字典》。有一次,当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康熙字典》时,兴奋极了。我怎么也想不到,正是对这些字典的阅读,使我对文字学,以及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我后来并没有走上治文字学的道路,但对语词意义和源流的分析,却成了我以后从事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显然,在那样的条件下,大概只有外星人才会去谈论“高考”和“上大学”这样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