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的人自然不可能不读书。对于那些不愿意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几乎是一种精神酷刑。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大自然到处生气勃勃,难道还有比枯坐在书房里更痛苦的事情了吗?然而,对于那些嗜书如命、读书如沐春风的人来说,读书不啻一种精神上的追求,甚至一种情感上的享受。在世界上,难道还有谁比那个伴随着淡淡的墨香,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企盼已久的新书的人更幸福了呢?正如张五常先生所说:“黄金我所欲也,美人亦我所欲也,但对我来说,两者之乐,皆不及读书。书可不是为了‘黄金屋’或‘颜如玉’而读的。”[1]这种超功利的读书感受,非书痴莫能体悟。下面是我断断续续写下的一些读书体会。
读书**
我小时候是很顽皮的,直到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心才渐渐收拢,对所学的功课产生了兴趣。至于确立自觉读书的思想则是在高中二年级。那时候,我的家境并不好,全家7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家庭负担比较重。但只要我口袋里有零钱,心里就痒痒的,就到福州路去逛旧书店。
记得当时对我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李致远先生所撰写的《马克思的学习方法》一书。读了这本书,我不但很钦佩马克思的博学,而且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从旧书店里“淘”到了一大批哲学书,似懂非懂地看了起来。这是我的第一次读书**。但那时候由于没有名师指点,看的书很杂,也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
1968年秋进入上海电力建设公司工作后,由于工作的流动性质,在全国各地建电站,单位里连个图书馆都没有,借不到任何书,我只能在工作之余“啃”汉语词典。有一次,我在工作中受了伤,右手手腕骨折,在家中休息了四个月。当时我住在南京路西藏路口,离上海图书馆很近。我在那里读了四个月的书,期间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著作的研究方法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的第二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