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复归”这句话,在一些著作中能经常见到,但在哲学著作中不常见,大概是哲学家比较谨慎,知道这种用法的哲学分量和麻烦。
最常用的是文学,特别是文学评论。当一个评论家赞赏一部小说,或一首诗,说它如何好时,总要说它复归人性,或描述了人性的复归之类。人性是文学评价的最高尺度。可我总想问一个肤浅的问题:此话何意?是不是赞美人性原本是好的、最好的,后来失落了,因而要复归人性?或者现在人性太坏了,因而要着力鼓吹人性复归,以匡正世风日下的现实?如果这样,请告诉我,原来的人性是什么,何时丧失的?为什么会丧失?如果社会越发展,人性越丧失,那就让我们同叔本华、尼采或其他悲观主义者一道哭泣去吧。
文学家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的责任。因为这是个哲学问题,混乱的源头是哲学,是来自哲学。其实,如果问问大力张扬这种主张的哲学家,请他们指点指点人性何以复归?为什么要复归?除了重复人性异化、复归的老调以外,似乎至今也没有见到什么有力的新论据。
从哲学角度说,人性当然包括两个方面,既有自然本性又有社会本性。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当然有它的自然本性。荀子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这里讲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共性。可人除了人的自然本性外,最根本的是社会本性。人的自然本性取决于人的生理结构,而它的实现方式受社会制约;而人的社会本性则是依社会制度、依不同人所依存的社会关系而不同。所谓失去人性,没有人性,当然不是指人的自然本性,而是指失去了这个社会公认的做人的准则。吃人,在文明社会中,肯定是没有人性的行为;可在原始部落中不可能有这种观念。在当代,违背战争公约虐待战俘,可以说没有人性。可在古代,把战俘甚至他们的子女玉帛全部当成战利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绝不会被认为没有人性。人性是不能复归的,因为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人性有待人们去复归。人们高喊人性复归,表达的是对现存道德规范失落的不满,是对社会中丑恶现象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