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1839年在致好友弗·格雷培的一封信中说过这样的话:“没有哲学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性;没有人性就没有宗教。”最后一句话不一定正确,时年19岁的恩格斯当时还没有摆脱家庭的宗教影响,但青年恩格斯关于没有哲学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性的说法还是很有见地的。
恩格斯说,没有哲学就没有教育,表明他对哲学的重视。这不是偶然的。德国是个哲学民族,哲学思维很发达。恩格斯的青年时代,正是康德、费希特、谢林余光犹存的时代。尤其是黑格尔的影响巨大,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当时人文学科的许多领域。马克思在1837年给父亲的信中说,深感哲学的重要,认为没有哲学就不能前进。虽然当时他正在波恩大学读法律系,但对哲学情有独钟,对康德、费希特,特别是黑格尔由厌恶到入迷。马克思与恩格斯当时并不认识,但对哲学的重要性感受相同。
▲ “本是同根生,交流共有源。”1995年摄于两岸“哲学与伦理”学术研讨会,右二为作者。
恩格斯说,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性。教育与人性的关系在恩格斯的时代也是个老话题。在法国唯物主义者中,爱尔维修等人已经讲到人的天性善良和教育万能的问题,并且由此引出社会主义结论,认为既然人性是善良的,就应该按照人的本性安排周围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体会到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法国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例如傅立叶等人的观点就是法国唯物主义关于人性观点的延伸和发挥。
关于教育与人性的问题,关键是人性能改变吗?教育是改变人的本性还是改善人的本性,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年轻的恩格斯已经认识到人性并不是抽象的,它可以由教育的塑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良好的教育可以充实人的知识,改变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