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心语

“妙处难与君说”

字体:16+-

▲ 2000年摄于酒家门前,前排右二为作者。北京友人在鄱阳湖酒家聚会,看到鄱阳湖三字,想起旧时家乡:“麻石街道半掩门,临河水碧远山青。小巷深处无车马,夜静锣声报时更。”而今已是马路宽阔,高楼林立,难寻当年小城情景。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是传诵不绝的千古名篇,“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妙处难与君说,的确表明语言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有些情景与个人感受很难用语言表达。如果用视觉艺术,通过摄影、绘画,即用平面的、直接用视觉可以观察到的东西表现《月夜过洞庭湖》,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一张照片、一幅画,可以给予人对月下洞庭的全景式把握,但它不能取代张孝祥词中用语言构筑的美的意境,更无法表达张孝祥写这首词时的个人心境和独特的生活经历与审美感受。

张孝祥以月夜过洞庭湖为背景,玉鉴琼田三万顷,没有洞庭的辽阔,不是月夜,就不可能有此感受;就这点说,必须亲历其境,这与摄影、绘画相同,但词中表达的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的外放谪居,“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俱冰雪”。这是照片和绘画无法表达的,至于“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如此。绘画与照片也要以题目点睛,语言是不可代替的。难与君说本身就是一种难说之说,它强化了对全词意境的整体感受。

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各有其妙,但不可能用绘画代替语言,反之亦然。把全部诗词都换成图画绝不可能具有诗词语言的艺术与美学的力量。如果诗配画,从不同角度各用其长,当然会产生新的效果。但一首词如果要依靠配上画才能感染人,肯定不会是上乘之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才能达到各自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