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遗产,本文试对此做一简要概述。这里,先从古代史学关于“论”的旨趣、传统和特点谈起。
一、“论”的旨趣、传统与特点
中国古代学人不仅有“论”的旨趣,而且有重视“论”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史上,如孔子后学所编《论语》,如《荀子·天论》,如王充《论衡》等,以“论”名书、名篇者累世不绝。在史学上,司马迁之父太史公司马谈是较早重视“论”的史家。司马迁这样写道:“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曰……”[2]这是中国古代:史家明确提出“论”的较早的记载。其后,《史记》各卷卷末的“太史公曰”,班固著《汉书》于纪、传之末发表议论,谓之曰“赞”。其实,“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本质上都是“论”(这种“论”的形式,可以上溯到《左传》中的“君子曰”)。值得注意的是,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卷末评论司马迁:“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云云。这里,也用了“论”字。
到了南朝宋人范晔撰《后汉书》,重视“论”的自觉程度就显得十分突出了。他不仅在纪传的卷末既有“论曰”,又有“赞曰”,而且对他所做的“论”自视甚高。他这样写道:
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