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第一卷)

下篇

字体:16+-

《通志》的“会通”与“自得”

一、关于“会通之义”

郑樵一生与宦途无缘,亦终未借重皇家藏书,但他还是撰成了《通志》这部巨著。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郑樵毕生精力,也是尽于《通志》了。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共200卷,含帝纪18卷、年谱4卷、略52卷、世家3卷、载记8卷、列传115卷(内有后妃传2卷,附于帝纪之后;宗室传8卷,附于同姓世家之后;四夷传7卷,置于载记之后,以及其他列传98卷)。全书记事,起于三皇,迄于隋末,诸略所记下及于唐。其所综合的6种体例,略由书、志而来,年谱系年表别称,世家继承《史记》,载记采自《晋书》。它是《史记》以后纪传体通史著作发展的新成果。

《通志》集中反映出作者以“会通”为主的史学思想。这一方面表现在本书的结构,即其表述形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本书的《总序》中,而后者具有理论价值。《通志·总序》开宗明义写道:

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

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

这里说的“同天下之文”,是从空间上也是从文献上着眼的;他说的“极古今之变”,则是从时间上亦即从历史进程上着眼的。“会通之义”在学术方面的含义主要就在于此。当然,他评价孔子为“百世之下不能及”,显然是过分夸大了。

从“会通之义”来看,在孔子之后,郑樵只推重司马迁一人。认为:“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他对司马迁的“会通”之作《史记》,评价也是很高的。不过从郑樵的观点来看,他也提出了司马迁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使其“得书之路未广”,“博不足也”;一是司马迁对待前人之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逞”,“雅不足也”。他的这个批评,可谓得失参半:前者所得多,后者所失亦多。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郑樵从后者出发,认为司马迁似还不能“自成一家言”,亦未见中肯。但由此倒是更可看出郑樵对于“会通”的认识和要求。他在《献皇帝书》中自谓,“入山之初,结草之日,其心苦矣,其志远矣: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这说明他的“会通”思想由来已久,并不断发展和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