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第一卷)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字体:16+-

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两个极明显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出现了批判、总结的趋势,同时也萌生着嬗变的迹象。大致说来,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两个特点,而在后一个特点上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因此,这可以被看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阶段,其特征便是批判、总结和嬗变。明后期的王世贞、王圻、李贽,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章学诚、阮元、龚自珍等,在史学理论、方法论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贡献。

在史学的批判总结方面,王世贞对国史、野史、家史的总体性评论,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他曾著《史乘考误》11卷。在卷首小引中,他指出了国史、野史、家史的种种弊端,然后写道:“虽然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他对国史、野史、家史的这种估价,不同于一些史家所持的片面性看法,而带有辩证的因素。同时,他的这个见解,是建立在对于许多文献、史料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故尤其具有方法论的价值。李贽在史学理论上的批判精神,比王世贞要突出得多。其主要之点,是针对以往的社会历史观提出来的,而核心又在于历史评价的是非标准。李贽认为:“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这是肯定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是”与“非”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甚至可以“并育”以促进认识的发展。他进而指出:汉、唐、宋三代,“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28]。这是明确地提出,在历史评价上应当改变“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传统价值观念。李贽的这一认识,包含有相对主义的因素,但在当时对于突破传统历史思想的束缚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反映出史家在史识的理解上已开始提出了新的认识。王圻有丰富的历史撰述,《续文献通考》是他的代表作。《续文献通考》在史学理论上有两点是极为突出的,一是重视历史撰述上的批判继承,二是重视史学的经世致用。他对马端临《文献通考》的批判继承表现在:第一,要改变“详于文而献则略”的情况;第二,增加辽、金典制;第三,增设若干新的门类。从《通典》《通志·略》《文献通考》到《续文献通考》,古代史家尊重前人成果又不囿于前人陈说的学风和思想,表现得十分明显。对前人著述和思想批判继承的理论,无疑是古代史学理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