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家历来有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天下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社会治乱、人民休戚的关注。一言以蔽之,表现对于人和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之命运的关怀。这是同史学的本质与功能密切相关的,也是史学中人文精神的最集中的表现。这是因为,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和对于现实的认识联系起来,故而从史学家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来看,常常反映出他们对于社会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决心致力于历史撰述的一个思想基础。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22]这就反映了孔子作《春秋》时的一种忧患意识。司马迁撰述《史记》的时候,他对汉武帝统治下的社会前途表现出种种忧虑。人们读《史记·平准书》,可以看到极盛时期的汉武帝统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感觉到作者的忧患意识之深沉,也会感到司马迁对于“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的时尚的深深忧虑。
司马迁处在西汉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他的深邃的历史眼光使他看到了这一变化,故而发生了“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的感叹。唐代史学家吴兢也有大致相仿的经历。吴兢生活在唐代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他目睹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同时也敏感地觉察到唐玄宗开元后期滋生起来的政治上的颓势。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贞观政要》一书。此书以《君道》开篇,以《慎终》结束,反映出这位被当时人誉为“董狐式”的史学家的忧患意识。《贞观政要》这部书在晚唐以后的历代政治生活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唐宣宗曾经“书《贞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而读之”[23]。辽、金、元、清四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曾把《贞观政要》译成本民族文字,认真披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