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鸦片战争后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从上面已经论述到的有关内容来看,鸦片战争及其结局,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事变,极大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中国史学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剧变而出现了新的趋势。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是这一新趋势的主要内涵,而救亡图强的爱国精神则是其核心。从史学思想和历史撰述来看,中国史学发展新趋势的主要标志是:
第一,重视鸦片战争史的撰述。对于鸦片战争及其结局,史学家们痛定思痛,乃纷纷记述其经过、评论其因果,为的是有助于人们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补过于来时”。这方面的代表作有魏源撰写的《道光洋艘征抚记》、梁廷枏撰写的《夷氛闻记》、夏燮撰写的《中西纪事》。《道光洋艘征抚记》重在用历史事实说明,欲求自强御侮之道,必须“购洋艘洋炮”,“练水战火战”,“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并指出尽快做出抉择的紧迫性。[45]同《道光洋艘征抚记》从政治和军事着眼不同,《夷氛闻记》一书着眼于从经济上揭示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的深层原因,并根据英国殖民主义者攻占印度海口作为鸦片贸易基地的历史事实,论证其侵略中国的方针不会改变,驳斥主和派、投降派的种种谬说,歌颂了主战派和人民群众的抗英斗争。《中西纪事》以纪事本末体记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这是它在内容上、形式上不同于《道光洋艘征抚记》和《夷氛闻记》之处;在撰述思想的侧重点上,它是要达到反映出“中西争竞之关键”、以备“异日史家之采择”的双重目的。[46]
第三,重视外国史地的研究与撰述。鸦片战争使国人感到震惊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以外的世界,竟有能够制造坚船利炮的国家,中国的士大夫们确有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之悲了。于是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了解世界的要求,而林则徐则是较早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主持编写的《四洲志》是中国人关于外国史地撰述的先驱。此后,魏源的《海国图志》、梁廷枏的《海国四说》、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等先后问世,蔚然大观,影响所及,超出中国,成为中国近代史学走向世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