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译本,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0页。
[62] 参见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分论三之第四章,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261~278页。
[63]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页。
[64]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叙论,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2页。
[65] 参见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95~598页。
[66]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67] 《礼记正义·曲礼上》,《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50页。
[68] 见《尚书·金縢》、《尚书·立政》、《尚书·顾命》,王世舜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1、252~253、261页。
[69] 《左传·昭公二年》,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6~1227页。
[70] 《国语》卷十八《楚语下》,韦昭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80页。
[71]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20页。
[72]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页。
[73] 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屈守元笺疏,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第612页。
[74] 《国语》卷十五《晋语九》,韦昭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01页。
[75]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946~2947页。
[76] 参见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小学类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