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学史纲(第四卷)

第四节 历史观念的丰富和史学兴起的标志

字体:16+-

一、历史观念的丰富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的认识活动逐步活跃起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历史意识不断加强,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念。这些历史观念虽然都带着古朴和粗糙的特点,但却显得十分丰富,显示出史学兴起阶段的生气。

这个时期出现的不同的历史观念,就其在历史认识的性质上看,有进步的,也有保守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它们都是人们在认识历史过程中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而每一种历史观念,也都毫无例外地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受到检验,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认识活动中不断受到检验。

这个时期的历史观念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即人们已经逐步从“天命”决定人事的巨大阴霾下走出来,立足于人事审视社会现象和自身命运。这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一经开始,便不可遏止。

这个时期的历史观念的发展,以《左传》、《国语》所反映的春秋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念以及孔子的历史观念为中介,上接殷、周时代的“天命”观念,下启战国时代各种历史观念的纷纷提出,显示出清晰的发展脉络。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中包含着历史观念的“争鸣”[68]。在各种历史观念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怎样看待历史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怎样看待历史变化的动因。

关于前一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历史观念:

——复古史观。《老子》书所宣扬的“小国寡民”思想,是这种历史观念的代表。它认为:“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已。”[69]“小国寡民”就是这种“执古之道”的具体表现:

小国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