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学史纲(第四卷)

四、历史思想——关于天人关系和古今变化的理论

字体:16+-

司马迁撰《史记》,是有明确的历史思想做指导的。他在《报任安书》中,只用了几句话就把这个指导思想做了概括,这就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66]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天人关系、疏通古今变化的主旨,集中地反映出司马迁历史哲学的精髓。

在汉武帝时代,关于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是思想界关注的大问题。经学大师公孙弘(公元前200—前121)认为,当时的诏书律令都能“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67]。汉武帝举贤良册问中也有“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的话,也是说的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至于董仲舒的以贤良对策,则是阐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68]的大文章,具有广泛的影响。但他们所宣扬的是要“迹之于古,返之于天”,在历史观上是保守的、唯心的。司马迁的历史哲学是与此相对立的。

司马迁讲的“究天人之际”,首先,强调天人相分,即认为天道与人事是不相干的。《伯夷列传》就最明显地反映了这个认识,他以伯夷、叔齐和颜渊为例,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说法进行批评,说:“天之施善人,其何如哉?”到了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的人,“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反之,公正发愤的人“而遇灾祸者,不可胜数也”。由此,司马迁深沉地写道:“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又如上文讲到,司马迁对项羽英雄一世但从不自察,临死之前还一再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取严肃的批判态度,说是“岂不谬哉!”这都是不承认天道可以干预人事。这跟董仲舒宣扬的“天人感应”说是相对立的。其次,司马迁对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祀、祈求神仙的活动的虚妄,予以深刻的揭露。他批评汉武帝:“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羁縻不绝,冀遇其真。”由于天子的欲罢不能,所以“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69]。这就大大毒害了社会风气。“然其效可睹矣”这句话,是多么强烈的讽刺!最后,司马迁刻意写出了人事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太史公自序》里说,三十世家,是要写出“辅拂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七十列传,是要写出那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们的活动。在中国史学发展上,这是第一次把人的活动放到如此重要的历史位置上来看待。司马迁的这一意识,在他写秦汉史事时尤为突出。他评价陈胜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70]他赞扬刘敬“脱挽辂一说”,献定都关中之策,“建万世之安”[71]。称赞陈平在汉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后又在诸吕之乱中“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72]这是强调了智谋的作用。与此相关的是,他评论晁错、主父偃在对待刘姓诸王问题上的得失时指出:“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73]认为:“君子用而小人退”,这是“国之将兴”的征兆,而“贤人隐,乱臣贵”则是“国之将亡”的迹象。进而指出:“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74]这是把如何用人看作是国家安危存亡之所系。他还指出:要使国家强盛太平,“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