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为发展,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
针对佛教的盛行和有神论思想的泛滥,南朝齐、梁之际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著《神灭论》予以驳斥。他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此论一出,“朝野喧哗”。齐竟陵王萧子良发动僧俗名流数十人与之辩难而终不能屈,于是“子良使王融谓之曰:‘神灭既自非理,而卿坚执之,恐伤名教。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为此,可便毁弃之。’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耶。’”[125]在有碍“名教”的压力和高官显位的**面前,范缜显示出了在理论上的坚定信念。有神无神,有佛无佛,是当时思想领域的大论争。在这个论争中,史学家也是壁垒分明的。略早于范缜的范晔,“常谓死者神灭,欲著《无鬼论》”,认为“天下决无佛鬼”[126]。而与范缜同时的沈约,在梁武帝发动“王公朝贵”撰文围攻范缜时,连续写出了《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神不灭论》、《难范缜〈神灭论〉》等文,这种思想上的分野,也反映在他们所撰的史书当中。
如范晔在《后汉书》的史论中,就表明了他在历史观上的朴素唯物论倾向。他批评佛教“好大不经,奇谲无已”,“故通人多惑焉”[127]。他批评种种方术“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方术怪诞之论“纯盗虚名,无益于用”,不过是有人“希之以成名”的工具罢了。他对武帝“颇好方术”,光武“尤信谶言”,桓帝“修华盖之饰”,都采取批评的态度。[128]他在《光武帝纪》后论中引卜者王长语,举方士夏贺良上言,望气者苏伯阿语,以及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人的预言,以证明“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这在《后汉书》史论中是极特殊的一例,自然不值得称道。他极少讲“天命”,即使讲到了,也是采取保留的态度。他说:“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于信顺乎!”[129]他是把顺乎天、信乎人结合在一起来看待的。这虽多少带有一点折中的色彩,但范晔的思想倾向不是折中的,所以直到临死前还说:“天下决无佛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