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知幾的史学批评意识和《史通》的主要内容
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刘知幾写出了《史通》一书。这是中国古代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是史学思想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新转折。
刘知幾(661—721),字子玄,唐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于高宗永隆元年(680)举进士而入仕,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并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80卷;中宗神龙时(705—707),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开元二年(714),与柳冲等撰《姓族系录》200卷;开元四年,又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20卷,重修《则天实录》30卷、《中宗实录》20卷。其间,他因不满于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史馆修史的紊乱和监修贵臣们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曾在中宗景龙二年(708)毅然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他的私人撰述还有《刘氏谱考》3卷、《刘氏家史》15卷和一些诗文。《史通》是他的代表作,流传至今;《史通》传本以清人浦起龙《史通通释》流传最广。今人赵吕甫作《史通新校注》,反映了《史通》研究的最新成果。刘知幾的其他撰述,多已不存。
刘知幾的史学批评意识,得力于他在史学上的修养。他自称:“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36]这说明他在史学批评上有多年的积累。他的史学批评意识,还受启示于当时修史工作的实践,这也是他撰写《史通》的直接动因。他深沉地写道: